本期测评耳机由厂家提供,测评标准与自购耳机完全一致!
一分钟了解 PERFORMER5&8
参考售价:1399元(5)/2399元(8)。
调音风格:
Performer 5:柔和舒展,宽松软糯,人声贴耳,整体声音温暖,偏下盘。
Performer 8:干净大气,通透有力,人声稍靠前,整体声音中性为主,低频有一定氛围感,分离度很好,声场也很大。
适合乐曲类型:
Performer 5:杂食,更擅长流行。
Performer 8:杂食,更擅长古典。
佩戴舒适度:
Performer 5: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Performer 8: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做工水平:
Performer 5: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Performer 8: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隔音效果:
Performer 5: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Performer 8: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听诊器效应:
Performer 5:无/轻微/一般/严重
Performer 8:无/轻微/一般/严重
线控支持:否
换线支持:是,0.78MM双针插头
音质得分
各项素质得分
测评正文
对于离耳机市场已经比较远的我来说,很多时候木彦转过来的测评任务,相关的品牌我都完全没有听过,比如今天要测评的耳机,我真是第一次听说,以为一家新成立的耳机公司,但是一查资料,已经成立五年了,在国外国内市场已经有了一定成绩,但来自于太湖边苏州的这个品牌,我依旧愿意称其为“新军”,不仅是牌子比较新,其主打技术也是比较新,根据网上的信息了解到,品牌的创始人从一位热爱HiFi的技术大佬转变为一位品牌主理人,建立了声学实验室并研发出了自己的S&E-Math技术,这项技术得到了中科院的认可,并入选中科院举办的“中丹技术交流路演”代表中国,与丹麦进行技术交流,AFUL一致致力于通过声学和电学的算法来提高声音的表现能力,算是技术流中的学术派。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也算是见证了好几次这样的蜕变,但话说回来,兴趣热爱总归是个人的,只有好的产品才是市场的,那么这次测评的两款耳机是否能够撑得起他的热爱与梦想,还得真刀真枪见。
可选配色
本次的两款产品,都仅有一个颜色可选。
P8和P5两款耳机的外包装都是同样的设计语言,暗黑且清爽的风格,左上角用简要文字标注型号及关键信息,比较有趣的是P8封面图应该是在踢脚线旁边拍的吧(笑)。
两款产品的配件如下:
1、收纳盒1个:都是圆形,不同的是价格较低的P5采用的是磨砂质感铁艺盒,而价格更高的P8采用的是皮质收纳盒,两者容量都比较充足,内部都有保护垫,但由于P8收纳盒高度更高,可以多收纳如耳塞套一类的物品。
2、各类硅胶套共计6对。
为什么明明是两款耳机,这次会放到一起测评呢,其实看完前面内容,敏感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P5和P8两款耳机,从设计风格到腔体,都是一致的,只是在面板细节和内部配置上一定区别,所以技术及配置层面我会合并到一起来分享:。
两款耳机都是入耳式圈铁耳机(没错都是我一直印象不太好的圈铁耳机),且两者都是为低频安排了一样的动圈单元,而两者在硬件上的唯一不同点就是动铁单元的数量上,P5采用了4颗动铁单元(共计五个单元),而P8采用了7颗动铁单元(共计八个单元),这也是他们型号数字的由来。
说完硬件层面,我们再来看看技术和声学结构设计层面:
AFUL的S&E-Math技术,官方并没有说明技术的英文全称,从官方的介绍信息来看,猜测应该是Sound和Electricity这两个单词,所谓S&E-Math技术,我这个外行了解相关信息后,大概的意思是,SE-Math”电声互调技术,采用复杂的电网络及前后声腔特定的声学结构,初始声音特性被测量后,进入声学计算系统,系统计算出需要的结构参数矩阵、电路参数矩阵,依靠两组参数的确定,并固化进产品,即可实现声音的精密还原。(我都不知道我在说啥),反正大致意思就是一定程度摆脱对于单元的依懒性,提升尽可能的高品质声音表现,具体技术原理路径可以参考上图。
在声学设计结构方面,两者都采用了62.55MM超长超细低音导管和10.61MM中低音导管,而高音滤波器的加持可以让高频段更加平滑,官方宣称可以实现如静电耳机般的高频质感。
在减小耳膜压力和提升低音质感方面,P5和P8采用了3D气压平衡技术,在保护耳膜的同时,还可以释放耳道气压,提升低音的下潜和弹性。
另外,在分频技术方面,P5和P8也不同于传统分频技术,而是采用了RLC网络分频技术,其差异在于RLC分频技术可直接作用于单元发声频段,有效克服单元固有共振带来的尖峰,尤其在高频段,让动铁具有“静电”单元一样的顺滑高音体验。
在腔体设计方面,AFUL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品牌设计语言和风格,还是偏向予传统的公模设计,从外观上唯一可以区分两者就是P8在面板上有三条明显的竖状条带,而P5则是没有明显规则的图案,两者色调都是基本一致,师出同门意味浓郁。
导管方面,没有滤网也没有纤维环,正面看过去,能够清楚看到不同的分频出音孔。
在耳机线材方面,两者的材质等信息,官方均为公布,两者选用的是0.78MM双针可换线插头,不带线控器,耳机自缠绕现象轻微,耳机线材的柔软度不错。
佩戴感
耳机总的佩戴感很好很稳固,与耳朵的贴合度做的也非常不错,比较小巧的导管对于我这种耳道比较小的人来说,佩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感。
耳机隔音效果优秀,被动降噪的效果明显。
耳机听诊器效应属于正常范围。
真人佩戴展示
音质测评
提要:音质测评部分基于耳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由于听者存在个体差异,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评分体系:考虑到朋友们持有的前端不同,我们选取了四档价位的前端分别进行评分并简洁直观地进行听感简评。耳机各项属性分数参考多个与被测耳机同档次耳机后进行评分,由于听感简评为文字叙述,存在无法精准描述的情况,选耳机官方建议以耳机得分为主听感评述为辅进行参考,听感评述中所用形容程度的词语皆为同档次下对比得出。默认情况下耳塞采用标配普通硅胶套,前端均为低增益模式并采用单端连接。
特别说明
本次测评无。
测评器材
前端: iPhone SE2、HM901S、DX160、PAW6000
音频格式: iPhone SE2:AAC
测评曲目
流行:江南-林俊杰、风筝-孙燕姿、渡口-蔡琴
摇滚:Sunburn-Muse
弦乐:卡门幻想曲-穆特
交响:沃尔塔瓦河-库贝里克
试听曲目包括流行男声、女声、摇滚乐、小编制弦乐、大编制交响乐基本涵盖日常大部分音乐类型,可以测试耳机和播放器对于高频(声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频(声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声)、人声、解析(对声音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图像的分辨率)、声场(声音的空间感)和定位、分离度(不同声音混杂程度,分离度越高表现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等主要性质。
听感简述
高频:
P5: P5的高频属于比较温和,以舒展稳重为特点,没有过分拔高亮度和通透度,久听不容易累,但个性不是特别鲜明,顺滑度很不错,颇有几分静电耳机拥有的顺滑特点。
P8:高频顺、有力、亮但不刺激、快速是其特点,线条感明细,游走在张扬的边缘,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人声:
P5: 人声很贴耳,结项比较大,暖糯有氛围感,整体偏厚实,韵味比较足。
P8:人声稍微靠前,但不像P5那么贴耳,结项清晰度和大小可感知度更加明确,声音相比P5更中性一点,属于比较通吃的类型。
低频:
P5: 量感比较足,整体低频比较宽,有比较浓郁的感觉,回弹速度和下潜都不错,整体走得不是特别紧实的风格,和中频的界限感不是那么明确。
P8:量感中等偏多一点点,应该是考虑到氛围感这样设计,下潜和回弹速度方面就明显是以质感为主,氛围感被抛到脑后了。
解析:
P5在同价位表现优秀,P8是这个价位第一梯队的。
声场及分离度:
两者的声场表现水平在同价位都是不错的,P8的还可以基本算得上优秀级别,都是横向比较宽的,但分离度P8是真的牛逼,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都说是S&E-Math的功劳,说真的这个价位这个分离度,真是牛。
其他方面:
两者的通透度、密度都不错,P5给人的感觉是密度不是很看重的一点,一切要为总体听感走向让路,而P8给人的感觉就是我要听感、要动态、瞬态、也要一耳朵惊喜的素质。
总体评价
我想拿我很喜欢的两位女明星来做个不恰当的比较,P5就像是有村架纯,P8就像是Gakki,我很喜欢有村架纯,但是可惜如果她对比的对象是Gakki也得败下阵来,不是说有村不好,其实很好,可惜比较这个东西肯定会让其中一方黯然。横向来看P5以1300的价格杀入市场,其素质和调音的都是值得推荐的,可是P8实在是很对我的胃口,哪怕是作为一款被我潜意识打上“应该不太好听”标签的圈铁耳机,还是一开声一下就俘获了我,特别是这个价位令人惊艳的分离度表现,真的是让人惊喜,相信它会成为我蛮长一段时间再2000档的推荐耳机之一,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听听P5,特别是P8,如果预算充足,直接P8冲冲冲。